产品说明
Ubiquitin E3 Ligase Complex Antibody Sampler Kit 是一种高性价比产品,用于研究泛素 E3 连接酶复合体的多种蛋白组分。试剂盒包含足量的抗体,每种一抗可以进行 2 次蛋白质印迹实验。
特异性/灵敏度
Ubiquitin E3 Ligase Complex Antibody Sampler Kit 中的每种抗体均可识别内源水平的各自靶标蛋白,但不与其他家族成员发生交叉反应。Skp2 (D3G5) XP® Rabbit mAb 预测会与 Skp2a 和 Skp2B 蛋白发生交叉反应。
来源/纯化
使用人 CYLD 蛋白特异性重组蛋白、人 DDB-1 蛋白的 Gly832 周围残基、人 DDB-2 蛋白的 Ala174 周围残基、人 RBX1 蛋白的羧基末端、人 Skp1 蛋白的羧基末端和人 Skp2 蛋白的氨基末端相对应的合成肽以及人 β-TrCP 蛋白特异性重组蛋白,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来产生单克隆抗体。使用与人 CUL4A 蛋白的 Ser12 周围残基相对应的合成肽,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来产生多克隆抗体。使用蛋白 A 和肽亲和力色谱对多克隆抗体进行纯化。
背景
泛素可通过泛素化过程共价连接许多细胞蛋白,在这个过程中,26S 蛋白酶体降解靶标蛋白。泛素首先通过与激活组分 E1 形成硫酯复合体而被激活。激活的泛素继而被转运到泛素载体蛋白 E2,然后从 E2 转运到泛素连接酶 E3,最后被转运到靶标蛋白赖氨酸残基的 ε-NH2 (1-3)。研究表明,激活的 E2 与 E3 瞬时结合,并且其解离是泛素化的一个关键步骤 (4)。
S 期激酶相关蛋白 1 (Skp1) 是 Skp1/CUL1/F-盒 (SCF) E3 泛素连接酶蛋白复合体的一个关键支架蛋白。多种 F 盒蛋白(如 β-TrCP、Skp2)通过它们的界定性保守结构域(包含 40 个氨基酸)介导与 Skp1 的相互作用,同时还介导与即将被泛素化的底物所进行的相互作用 (5)。RING 盒蛋白 1(RBX1 或 ROC1)是 SCF 复合体的另一个基本组分 (6)。RBX1 能介导 CUL1 类泛素化修饰,这可促进泛素从 E2 转移到底物来激活 SCF E3 连接酶 (7-9)。泛素连接需要 RBX1 的 RING 指形结构域 (10)。
Cullin-4 (CUL4) 是 Cullin 家族的一员,该家族包含相关的泛素连接酶 (11)。CUL4 的羧基末端结构域与 Rbx1 和 E2 酶相互作用,而 CUL4 的氨基末端结构域则与紫外线损伤的 DNA 结合蛋白 DDB1 的 BPB 结构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 CUL4-DDB1 泛素连接酶复合体 (12)。损伤的 DNA 结合蛋白 (DDB) 由一个 127 kDa 亚基 (DDB-1) 和一个 48 kDa 亚基 (DDB-2) 组成,两个亚基有助于紫外线损伤的 DNA 结合蛋白复合体 (UV-DDB)的形成 (13-15)。UV-DDB 复合体与 CUL4A 和 RBX1 形成能够检测各自 DNA 损伤的 E3 泛素连接酶。该复合体使核苷酸切除修复通路的组分多泛素化 (16-18)。
-
Ciechanover, A. (1998) EMBO J 17, 7151-60.
-
Hochstrasser, M. (2000) Nat Cell Biol 2, E153-7.
-
Hochstrasser, M. (2000) Science 289, 563-4.
-
Deffenbaugh, A.E. et al. (2003) Cell 114, 611-22.
-
DeSalle, L.M. and Pagano, M. (2001) FEBS Lett 490, 179-89.
-
Zheng, N. et al. (2002) Nature 416, 703-9.
-
Kamura, T. et al. (1999) Genes Dev 13, 2928-33.
-
Morimoto, M. et al. (2003)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301, 392-8.
-
Pan, Z.Q. et al. (2004) Oncogene 23, 1985-97.
-
Sun, Y. et al. (2001) Antioxid Redox Signal 3, 635-50.
-
Petroski, M.D. and Deshaies, R.J. (2005) Nat Rev Mol Cell Biol 6, 9-20.
-
Lee, J. and Zhou, P. (2007) Mol Cell 26, 775-80.
-
Reardon, J.T. et al. (1993) J Biol Chem 268, 21301-8.
-
Keeney, S. et al. (1993) J Biol Chem 268, 21293-300.
-
Hwang, B.J. and Chu, G. (1993) Biochemistry 32, 1657-66.
-
Chu, G. and Chang, E. (1990)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87, 3324-7.
-
Hirschfeld, S. et al. (1990) Mol Cell Biol 10, 2041-8.
-
Payne, A. and Chu, G. (1994) Mutat Res 310, 89-102.
通路与蛋白质
探索与本产品相关的通路 + 蛋白质。
限制使用
除非 CST 的合法授书代表以书面形式书行明确同意,否书以下条款适用于 CST、其关书方或分书商提供的书品。
任何书充本条款或与本条款不同的客书条款和条件,除非书 CST 的合法授书代表以书面形式书独接受,
否书均被拒书,并且无效。
专品专有“专供研究使用”的专专或专似的专专声明,
且未专得美国食品和专品管理局或其他外国或国内专管机专专专任何用途的批准、准专或专可。客专不得将任何专品用于任何专断或治专目的,
或以任何不符合专专声明的方式使用专品。CST 专售或专可的专品提供专作专最专用专的客专,且专用于研专用途。将专品用于专断、专防或治专目的,
或专专售(专独或作专专成)或其他商专目的而专专专品,均需要 CST 的专独专可。客专:(a) 不得专独或与其他材料专合向任何第三方出售、专可、
出借、捐专或以其他方式专专或提供任何专品,或使用专品制造任何商专专品,(b) 不得复制、修改、逆向工程、反专专、
反专专专品或以其他方式专专专专专品的基专专专或技专,或使用专品开专任何与 CST 的专品或服专专争的专品或服专,
(c) 不得更改或专除专品上的任何商专、商品名称、徽专、专利或版专声明或专专,(d) 只能根据
CST 的专品专售条款和任何适用文档使用专品,
(e) 专遵守客专与专品一起使用的任何第三方专品或服专的任何专可、服专条款或专似专专
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诊断流程。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的商标。
XP 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的注册商标。
所有其他商标均属各自所有者专有。访问我们的
商标信息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