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盒使用信息
实验步骤
-
3868: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荧光法*, 流式细胞术
-
4211: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琼脂糖)
-
6946: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琼脂糖)
-
7074: 蛋白印迹实验
-
8025: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磁珠)
-
12396: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琼脂糖), 免疫荧光法
-
44060: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磁珠), 免疫组织化学(石蜡), 免疫荧光法
-
58981: 蛋白印迹实验
-
60732: 蛋白印迹实验
-
62802: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琼脂糖)
特异性/灵敏度
Mitophagy Antibody Sampler kit 中的每种抗体均可检测内源水平的靶标蛋白。LC3B (D11) XP® Rabbit mAb 可检测 I 型和 II 型 LC3B。观察到与啮齿动物 LC3B 有较弱的反应性。
来源/纯化
使用与人 SQSTM1/p62 的 Gly162、人 NDP52 的 Val135、人 PINK1 的 Pro140、人视神经蛋白的 Leu410、人 BNIP3L/Nix 的 Glu128 周围的残基相对应的合成肽、与人 LC3B 的氨基末端、人 BNIP3 的氨基末端周围的残基相对应的肽序列、表位比对至人 Parkin 中羧基末端的重组融合蛋白、与人泛素蛋白中 Ser65 周围的残基相对应的合成磷酸肽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来产生单克隆抗体。通过蛋白质 A 和肽亲和色谱纯化抗体。
背景
自噬是自噬体-溶酶体降解大量胞质内容物的分解代谢过程 (1, 2)。选择性自噬会靶向不同组的底物和细胞器发生降解 (3-5)。选择性自噬的其中一个最佳研究示例涉及通过一个称为线粒体自噬的过程清除受损线粒体。对于不同线粒体自噬环境,现已发现多种通路,包括 FUNDC1 通路、BNIP3 和 BNIP3L/Nix 通路以及 PINK1/Parkin 通路。FUNDC1 是一种被自噬激酶 ULK1 磷酸化的线粒体蛋白,可调节缺氧诱导的线粒体自噬 (6, 7)。BNIP3L/Nix 和 BNIP3 是凋亡调节分子 Bcl-2 家族的成员,它们在线粒体中表达,会被缺氧诱导,并且经证实在线粒体自噬中发挥作用 (8)。BNIP3L/Nix 在红系细胞的自噬成熟中也很重要 (9)。FUNDC1、BNIP3 和 BNIP3L/Nix 与 LC3 家族成员结合,将线粒体靶向自噬体。非缺氧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过 PINK1/Parkin 通路进行调节,该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诱因作用,这在帕金森病中尤为突出 (10, 11)。PINK1 是一种线粒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受损线粒体的线粒体外膜上很稳定。PINK1 底物包括 E3 泛素连接酶 Parkin 和泛素本身 (12-14)。Parkin 磷酸化和结合磷酸化泛素会导致泛素化链聚集在多个线粒体蛋白上。泛素化蛋白通过 SQSTM1/p62、视神经蛋白和 NDP52 等选择性转运受体进行识别 (15-16)。自噬转运受体包含一个 LC3 互作区域 (LIR),LIR 是结合 Atg8/LC3 家族成员并靶向到自噬体所必需的 (3)。
Mitophagy Antibody Sampler Kit 是一种经济合算的方法,可用来检测参与线粒体自噬过程的蛋白。该试剂盒含有足量的一抗,每种一抗可进行 2 次蛋白质印迹实验。
-
Reggiori, F. and Klionsky, D.J. (2002) Eukaryot Cell 1, 11-21.
-
Codogno, P. and Meijer, A.J. (2005) Cell Death Differ 12 Suppl 2, 1509-18.
-
Birgisdottir, Å.B. et al. (2013) J Cell Sci 126, 3237-47.
-
Xu, Z. et al. (2015)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Shanghai) 47, 571-80.
-
Mancias, J.D. and Kimmelman, A.C. (2016) J Mol Biol 428, 1659-80.
-
Liu, L. et al. (2012) Nat Cell Biol 14, 177-85.
-
Wu, W. et al. (2014) EMBO Rep 15, 566-75.
-
Sowter, H.M. et al. (2001) Cancer Res 61, 6669-73.
-
Sandoval, H. et al. (2008) Nature 454, 232-5.
-
Kitada, T. et al. (1998) Nature 392, 605-8.
-
Valente, E.M. et al. (2004) Science 304, 1158-60.
-
Kim, Y. et al. (2008)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377, 975-80.
-
Kane, L.A. et al. (2014) J Cell Biol 205, 143-53.
-
Koyano, F. et al. (2014) Nature 510, 162-6.
-
Heo, J.M. et al. (2015) Mol Cell 60, 7-20.
-
Lazarou, M. et al. (2015) Nature 524, 309-314.
通路与蛋白质
探索与本产品相关的通路 + 蛋白质。
数据库链接
UniProt ID:
Q12983
, Q9BXM7
, Q13501
, Q96CV9
, Q13137
, P62987
, Q9GZQ8
, P0CG48
, O60260
, P0CG47
, P62979
, O60238
Entrez-Gene Id:
664
, 65018
, 8878
, 10133
, 10241
, 7311
, 81631
, 7316
, 5071
, 7314
, 6233
, 665
在
PhosphoSitePlus® 中查看
限制使用
除非 CST 的合法授书代表以书面形式书行明确同意,否书以下条款适用于 CST、其关书方或分书商提供的书品。
任何书充本条款或与本条款不同的客书条款和条件,除非书 CST 的合法授书代表以书面形式书独接受,
否书均被拒书,并且无效。
专品专有“专供研究使用”的专专或专似的专专声明,
且未专得美国食品和专品管理局或其他外国或国内专管机专专专任何用途的批准、准专或专可。客专不得将任何专品用于任何专断或治专目的,
或以任何不符合专专声明的方式使用专品。CST 专售或专可的专品提供专作专最专用专的客专,且专用于研专用途。将专品用于专断、专防或治专目的,
或专专售(专独或作专专成)或其他商专目的而专专专品,均需要 CST 的专独专可。客专:(a) 不得专独或与其他材料专合向任何第三方出售、专可、
出借、捐专或以其他方式专专或提供任何专品,或使用专品制造任何商专专品,(b) 不得复制、修改、逆向工程、反专专、
反专专专品或以其他方式专专专专专品的基专专专或技专,或使用专品开专任何与 CST 的专品或服专专争的专品或服专,
(c) 不得更改或专除专品上的任何商专、商品名称、徽专、专利或版专声明或专专,(d) 只能根据
CST 的专品专售条款和任何适用文档使用专品,
(e) 专遵守客专与专品一起使用的任何第三方专品或服专的任何专可、服专条款或专似专专
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诊断流程。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的商标。
XP 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的注册商标。
所有其他商标均属各自所有者专有。访问我们的
商标信息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