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盒使用信息
实验步骤
-
5030: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磁珠), 免疫荧光法
-
7074: 蛋白印迹实验
-
13366: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琼脂糖), 免疫组织化学(石蜡), 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法
-
34642: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石蜡)
-
39327: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石蜡)
-
51844: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琼脂糖)
-
68258: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磁珠), 免疫组织化学 (LEICA® BOND™), 免疫组织化学(石蜡), 流式细胞术*
-
79322: 蛋白印迹实验
-
90673: 蛋白印迹实验
-
91068: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沉淀法(琼脂糖), 免疫荧光法
产品说明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Gene Antibody Sampler Kit 提供了一种检测经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为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LOAD) 风险因素的蛋白质的经济方法。该试剂盒包含足以用每种一抗进行至少两次蛋白质印迹实验的抗体。
特异性/灵敏度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Gene Antibody Sampler Kit 的每种抗体均可检测其内源水平的靶标蛋白。SORL1 (D8D4G) Rabbit mAb 可识别内源水平的 SORL1 总蛋白。TREM2 (D8I4C) Rabbit mAb 可识别内源水平的 TREM2 总蛋白。Clusterin (D7N2K) XP® Rabbit mAb 可检测凝聚素总蛋白的内源水平。EphA1 (D6V7I) Rabbit mAb 可识别 EphA1 总蛋白的内源水平。MEF2C (D80C1) XP® Rabbit mAb 可检测 MEF2C 总蛋白的内源水平。 BIN1 (E4A1P) Rabbit mAb 可检测 BIN1 总蛋白的内源水平。该抗体可检测多个 BIN1 同工型。ApoE (pan) (D7I9N) Rabbit mAb 可检测 ApoE 总蛋白的内源水平。本抗体也可检测过表达的 ApoE2、ApoE3 和 ApoE4 蛋白。ApoE4 (E5M4L) Rabbit mAb 可检测 ApoE4 总蛋白的内源水平。蛋白印迹实验表明该抗体不会与 ApoE2 或 ApoE3 发生交叉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也表明预计不会与内源性 ApoE2 或 ApoE3 发生交叉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表明,未观察到肾脏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在转染表达带 Myc/DDK 标签的 HLA-DRB 和 HLA-DPB 的表达载体的细胞系中,MHC Class II (LGII-612.14) 小鼠单抗 显示出与 HLA-DRB 的反应性较强,与 HLA-DPB 的反应性则较弱。在表达 Myc/DDK 标记的 HLA-DMB、HLA-DOB 或 HLA-DQB 的构建体转染的细胞系中,未观察到与 HLA-DMB、HLA-DOB 和 HLA-DQB 有反应性。
来源/纯化
使用与人 BIN1 蛋白的 Val266、人 SORL1 蛋白的 Glu267、人 TREM22 蛋白的 Leu221、人 ApoE 蛋白的 Pro285、人 Clusterin 蛋白的 Ser396、人 ApoE4 蛋白的 Arg130、人 MEF2 蛋白的 Met182 周围残基相对应的合成肽及对人 EphA1 蛋白胞外结构域具有特异性的重组蛋白片段,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来产生单克隆抗体。使用经 IFN-γ 处理的培养人 B 淋巴样细胞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可产生 MHC Class II (LGII-612.14) Mouse mAb。
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全球痴呆症的主导原因临床上,其特征是存在胞外淀粉样斑块和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物,从而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 (1)。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已鉴定到一组与迟发性 AD(LOAD)相关的风险基因,包括但不限于
APOE、BIN1、SORL1、TREM2、EphA1、MEF2C、CLU 和 HLA-DRB1(2,3)。
APOE 具有三个等位基因变体:ApoE2 、 ApoE3 和 ApoE4 。ApoE4 与 AD 风险升高相关。证据表明,这种风险因促进淀粉样蛋白-β 斑块聚集而发生 (1)。ApoE4 还与受损的小胶质细胞应答、脂质转运、突触完整性与可塑性、葡萄糖代谢和脑血管完整性相关 (4)。提出 BIN1 中主要涉及内吞和维持脑内细胞骨架完整性的突变在 tau 病理学恶化中起到作用 (5,6)。在 AD 死后脑组织 (6) 中观察到 BIN1 水平升高。AD 患者 (7) 的脑中 SORL1 表达减少。研究已经展示 SORL1 作为一种神经元分选受体的作用,这种受体结合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 并调节其运输和蛋白水解加工,从而调节 β-淀粉样蛋白 (Aβ) 肽产生 (8)。在骨髓细胞上表达的触发性受体2 (TREM2) 是一种先天免疫受体,它在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和非成熟树状细胞 (9) 的细胞表面上表达。使用 AD 小鼠模型的研究表明,由于小胶质细胞应答功能失调 (10),TREM2 的缺陷和单倍体剂量不足可导致 Aβ 积累增加。EphA1 是负责调节细胞形态和运动 (11) 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ephrin 家族成员。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EphA1 在突触可塑性和轴突引导 (12) 中发挥作用。EphA1 参与炎症信号转导通路 (13),这可能意味着它在调节 AD 的神经炎性过程中发挥作用 (14)。MEF2C 是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 2 (MEF2) 家族的成员,经证明该成员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 (15) 在学习和记忆形成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MEF2C 可能通过 IFN-I 相关的 MEF2C 去调节在年龄相关性小胶质细胞活化中发挥作用 (16,17) 。MEF2C 还可以充当 Aβ 的 APP 蛋白水解加工的调节物(18,19) 。Clusterin (CLU) 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经证明其通过隔绝 Aβ40 肽形成长寿命、稳定复合体在 AD 中发挥保护作用,这些复合体防止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形成 (20-2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I 类(MHC II 类)分子是在抗原递细胞表面上表达的跨膜糖蛋白,结合自溶酶体内消化的已内吞胞外蛋白衍生的外源肽抗原 (23,24)。已在 AD 脑 (25) 中证明表达 MHC II 类的小胶质细胞增加。
-
Selkoe, D.J. (2001) Physiol Rev 81, 741-66.
-
Jansen, I.E. et al. (2019) Nat Genet 51, 404-413.
-
Zhang, Q. et al. (2020) Nat Commun 11, 4799.
-
Yamazaki, Y. et al. (2019) Nat Rev Neurol 15, 501-518.
-
Franzmeier, N. et al. (2019) Nat Commun 10, 1766.
-
Chapuis, J. et al. (2013) Mol Psychiatry 18, 1225-34.
-
Scherzer, C.R. et al. (2004) Arch Neurol 61, 1200-5.
-
Andersen, O.M. et al. (2005)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2, 13461-6.
-
Colonna, M. (2003) Nat Rev Immunol 3, 445-53.
-
Wang, Y. et al. (2015) Cell 160, 1061-71.
-
Yamazaki, T. et al. (2009) J Cell Sci 122, 243-55.
-
Lai, K.O. and Ip, N.Y. (2009) Curr Opin Neurobiol 19, 275-83.
-
Ivanov, A.I. and Romanovsky, A.A. (2006) IUBMB Life 58, 389-94.
-
Villegas-Llerena, C. et al. (2016) Curr Opin Neurobiol 36, 74-81.
-
Rashid, A.J. et al. (2014) Genes Brain Behav 13, 118-25.
-
Xue, F. et al. (2021) Neurobiol Dis 152, 105272.
-
Deczkowska, A. et al. (2017) Nat Commun 8, 717.
-
Tang, S.S. et al. (2016) Oncotarget 7, 39136-39142.
-
Camargo, L.M. et al. (2015) PLoS One 10, e0115369.
-
Yerbury, J.J. et al. (2007) FASEB J 21, 2312-22.
-
Narayan, P. et al. (2011) Nat Struct Mol Biol 19, 79-83.
-
Desikan, R.S. et al. (2014) JAMA Neurol 71, 180-7.
-
Ting, J.P. and Trowsdale, J. (2002) Cell 109 Suppl, S21-33.
-
Cresswell, P. (1994) Annu Rev Immunol 12, 259-93.
-
Perlmutter, L.S. et al. (1992) J Neurosci Res 33, 549-58.
通路
探索与本品相关的通路。
限制使用
除非 CST 的合法授书代表以书面形式书行明确同意,否书以下条款适用于 CST、其关书方或分书商提供的书品。
任何书充本条款或与本条款不同的客书条款和条件,除非书 CST 的合法授书代表以书面形式书独接受,
否书均被拒书,并且无效。
专品专有“专供研究使用”的专专或专似的专专声明,
且未专得美国食品和专品管理局或其他外国或国内专管机专专专任何用途的批准、准专或专可。客专不得将任何专品用于任何专断或治专目的,
或以任何不符合专专声明的方式使用专品。CST 专售或专可的专品提供专作专最专用专的客专,且专用于研专用途。将专品用于专断、专防或治专目的,
或专专售(专独或作专专成)或其他商专目的而专专专品,均需要 CST 的专独专可。客专:(a) 不得专独或与其他材料专合向任何第三方出售、专可、
出借、捐专或以其他方式专专或提供任何专品,或使用专品制造任何商专专品,(b) 不得复制、修改、逆向工程、反专专、
反专专专品或以其他方式专专专专专品的基专专专或技专,或使用专品开专任何与 CST 的专品或服专专争的专品或服专,
(c) 不得更改或专除专品上的任何商专、商品名称、徽专、专利或版专声明或专专,(d) 只能根据
CST 的专品专售条款和任何适用文档使用专品,
(e) 专遵守客专与专品一起使用的任何第三方专品或服专的任何专可、服专条款或专似专专
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诊断流程。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的商标。
XP 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的注册商标。
所有其他商标均属各自所有者专有。访问我们的
商标信息页面。